下眼睑癌的早期症状

下眼睑癌的早期症状主要有眼睑肿块、局部皮肤增厚或溃疡、睫毛脱落、结膜充血或出血、视力模糊等。下眼睑癌通常指发生于眼睑部位的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可能与长期紫外线暴露、免疫抑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早期可在下眼睑触及无痛性硬结,表面可能呈现珍珠样光泽或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肿块生长缓慢,初期容易被误诊为霰粒肿。若肿块持续增大并侵犯周围组织,可能出现溃烂或出血。确诊需通过组织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联合放射治疗。
病变区域皮肤可能出现局部增厚、粗糙或鳞屑,逐渐发展为经久不愈的溃疡,边缘隆起呈卷边状。溃疡基底可能覆盖痂皮,强行剥离后易出血。这种情况需与莫氏显微手术彻底切除,术后可配合使用氟尿嘧啶软膏辅助治疗。
癌变部位睫毛异常脱落是特征性表现,因毛囊受肿瘤浸润破坏所致。可能伴随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出现珍珠样结节。需与睑缘炎等良性疾病鉴别,确诊后可采用冷冻治疗或局部使用咪喹莫特乳膏进行靶向治疗。
肿瘤侵犯结膜时可引起持续性充血,轻微摩擦即导致出血,可能被误认为结膜炎。晚期可能出现结膜水肿或分泌物增多。需通过裂隙灯检查评估范围,治疗需根据浸润深度选择眼睑重建术或质子放疗。
当肿瘤压迫眼球或侵犯眼表结构时,可能引起屈光异常或角膜散光,导致进行性视力下降。需紧急处理防止眼球穿孔,手术切除后可能需佩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保护眼表。
建议出现上述症状者尽早就诊眼科或肿瘤科,避免阳光直射眼部,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日常注意观察眼睑形态变化,勿自行使用刺激性眼药水。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是否有复发或转移迹象,同时保持眼周清洁,避免揉搓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