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用药禁忌

小儿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等症状,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止咳化痰、雾化吸入等方式缓解。治疗期间需避免使用镇咳药、含麻黄碱类药物及未经验证的偏方。
一、症状
咳嗽是小儿支气管炎最典型的表现,初期为干咳,逐渐转为有痰咳嗽,可能伴随白色或黄色黏痰。部分患儿会出现喘息,呼吸时伴有哮鸣音,尤其在夜间或活动后加重。发热多为低至中度,体温可超过38摄氏度,婴幼儿可能出现拒奶、烦躁不安。重症患儿可见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甚至口唇青紫,提示可能存在缺氧。肺部听诊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胸片显示肺纹理增粗。
二、治疗方法
抗感染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细菌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止咳化痰常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配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喘息明显时可使用沙丁胺醇雾化溶液缓解支气管痉挛。家庭护理需保持室内湿度,多饮温水稀释痰液。发热超过38.5摄氏度可临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剂。
三、用药禁忌
禁止擅自使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可能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滞留。含麻黄碱的复方制剂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婴幼儿尤其需避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儿童慎用。中成药须辨证使用,不明成分的偏方可能引发过敏或肝损伤。糖皮质激素不可长期雾化吸入,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
四、日常护理
保持每天饮水,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卧室温度维持在20-22摄氏度,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刺激气道。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冷饮及甜腻食物诱发咳嗽。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若出现超过40次每分钟或三凹征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减少剧烈运动,外出佩戴口罩防护。
五、预防措施
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家庭成员吸烟会加重患儿症状,需严格禁止。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过敏体质儿童应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接触。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婴儿呼吸道免疫力,建议坚持至6月龄以上。
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或呼吸困难时,家长须立即带其就诊。治疗期间记录咳嗽频率和痰液性状变化,复诊时供医生参考。保持患儿前胸后背温暖,但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着凉。症状缓解后仍须完成规定疗程,防止病情反复转为慢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