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感冒的症状及用药

肠胃感冒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可能与病毒感染、饮食不当、受凉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藿香正气口服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
腹痛是肠胃感冒的常见症状,多由胃肠黏膜受刺激或痉挛引起。腹痛可能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常伴随肠鸣音亢进。病毒感染导致的腹痛通常具有自限性,若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需警惕肠梗阻等并发症。治疗时可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腹痛期间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饮食。
肠胃感冒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能超过3次,严重时可导致脱水。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是常见原因。治疗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减轻腹泻症状。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需尽快就医。
胃肠型感冒常伴随恶心呕吐,尤其在疾病初期较为明显。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胆汁样物质。频繁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儿童及老年人更易发生脱水。藿香正气口服液具有理气和中功效,可缓解恶心症状。呕吐期间应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若呕吐物带血或呈咖啡渣样,需排除消化道出血可能。
部分肠胃感冒患者会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表现,但持续高热可能加重脱水。对乙酰氨基酚片可作为安全有效的退热选择,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叠加使用。发热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适当增加饮水量。若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发热超过3天不缓解,需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可能。
肠胃感冒患者常感到疲倦乏力,这与脱水、电解质失衡及能量摄入不足有关。严重脱水时可出现头晕、尿量减少等表现。口服补液盐散能快速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恢复期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逐步恢复正常饮食。避免过早摄入高脂高蛋白食物加重胃肠负担。
肠胃感冒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饮用淡盐水或稀释的果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症状持续超过3天无改善,或出现严重脱水、意识改变、血便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静脉补液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