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抽血肿需要住院吗

新生儿抽血肿一般不需要住院,但若出现感染、持续增大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新生儿抽血肿通常由产伤或凝血功能异常引起,表现为局部肿胀、皮肤青紫等。
新生儿抽血肿多数情况下可自行吸收,无须特殊处理。轻微血肿在出生后1-2周会逐渐消退,期间家长需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或热敷。日常观察血肿大小变化及皮肤颜色,若血肿范围未扩大且无发热、拒奶等异常,可定期门诊复查。部分血肿可能伴随轻微黄疸,需监测胆红素水平。
当血肿合并细菌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热痛,需住院进行抗生素治疗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血肿持续增大者需住院输注凝血因子或维生素K1注射液。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出现多发性血肿时,可能需住院监测血红蛋白及生命体征。部分巨大血肿压迫重要器官时,需穿刺抽吸或手术清除。
新生儿抽血肿护理需保持皮肤完整,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物品消毒。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凝血功能恢复,家长应记录每日血肿变化情况。若发现血肿部位变硬、发热或新生儿出现嗜睡、抽搐等表现,须立即就医。出院后需遵医嘱复查超声,评估血肿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