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的分型包括

小儿骨折的分型主要包括青枝骨折、完全骨折、骨骺骨折、压缩骨折和病理性骨折等类型。
青枝骨折是儿童特有的骨折类型,因骨骼柔韧性较强,骨折时骨皮质部分断裂而另一侧保持完整,类似折断青树枝的表现。多见于桡骨、尺骨等长骨,通常由跌倒或直接外力导致。X线可见骨皮质皱褶或成角畸形,治疗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愈合较快且并发症少。
完全骨折指骨皮质完全断裂,可分为横行、斜行、螺旋形或粉碎性骨折。常见于高能量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可能伴随明显移位和软组织损伤。需通过X线或CT评估骨折线走向,根据稳定性选择闭合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需警惕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骨骺骨折特指累及生长板的损伤,按Salter-Harris分型可分为五型。多发生于踝关节、腕关节等部位,可能影响骨骼纵向生长。I-II型可通过手法复位治疗,III-V型常需手术复位以避免生长障碍。需定期随访监测生长板闭合情况。
压缩骨折常见于椎体或跟骨,由轴向压力导致骨小梁塌陷。儿童椎体压缩骨折多因高处坠落臀部着地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轻症通过卧床休息可自愈,严重者需支具保护,罕见情况下需椎体成形术干预。
病理性骨折因骨骼本身病变导致强度降低,轻微外力即可骨折。常见于成骨不全、骨囊肿、白血病骨浸润等疾病。X线可见骨质溶解或畸形,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双膦酸盐治疗成骨不全,同时结合骨折固定措施。
儿童骨折后需保证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饮食,如牛奶、奶酪、深绿色蔬菜等促进骨骼愈合。固定期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关节活动,避免肌肉萎缩。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发现异常疼痛或肿胀加剧需及时就医。注意保护患肢避免二次损伤,选择宽松衣物方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