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内膜炎的特征是什么意思

儿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内膜炎 #小儿

小儿心内膜炎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的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主要包括发热、心脏杂音、栓塞表现等。小儿心内膜炎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瘀点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培养、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1、发热

小儿心内膜炎患者多数会出现持续发热,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且常规退热药物效果不佳。发热可能与病原体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建议家长监测孩子体温变化,避免擅自使用退热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培养检查明确病原体,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

2、心脏杂音

心脏听诊可闻及新出现的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改变,这与心内膜赘生物形成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杂音多位于心尖区或主动脉瓣区,可能伴随心律不齐。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孩子有无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表现,及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赘生物大小及位置。

3、栓塞表现

心内膜赘生物脱落可引起全身多器官栓塞,常见表现为皮肤瘀点、指端欧氏结节、眼底Roth斑等。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可能出现头痛、抽搐,肾脏栓塞可导致血尿。建议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瘀斑或神经症状时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4、乏力

患儿常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精神萎靡,这与感染消耗、心脏功能受损有关。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多汗等贫血症状。建议家长保证孩子卧床休息,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等,并遵医嘱补充硫酸亚铁片等纠正贫血。

5、食欲减退

由于感染毒素影响及心脏功能减退,患儿可出现厌食、体重下降等表现。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加重病情。建议家长准备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菜泥等,少量多餐,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功能。

小儿心内膜炎患儿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如鱼肉、西蓝花等,少量多餐。注意口腔卫生,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体温、精神状态变化,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超声心动图等。恢复期应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新发皮肤瘀点、肢体疼痛等症状需立即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