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和冠脉硬化危险吗

关键词: #动脉
关键词: #动脉
主动脉和冠脉硬化属于危险疾病,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动脉硬化主要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相关,冠状动脉硬化则多由长期血管内皮损伤导致。
主动脉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胸痛、头晕、间歇性跛行等表现。当累及冠状动脉时,典型症状为活动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若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可能突发剧烈胸痛伴大汗淋漓,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部分患者以突发偏瘫、言语不清为首发表现,提示脑动脉栓塞可能。长期未控制的动脉硬化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肠系膜缺血等全身多系统损害。
存在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群更易患病。遗传因素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能在青年期即出现严重动脉硬化。长期高盐高脂饮食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而持续高血压状态会加重血管壁机械应力。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糖基化终末产物沉积会促进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引起血管炎性改变。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存在危险因素者需进行颈动脉超声、冠脉CTA等筛查。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已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避免擅自调整剂量。出现持续性胸痛、肢体无力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