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错位的症状

肘关节错位通常表现为关节畸形、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肿胀淤血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等症状。肘关节错位可能与外伤、运动损伤、关节松弛、先天性发育异常以及退行性关节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复位处理。
一、关节畸形
肘关节错位后,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可能出现明显的肘部外形异常,如尺骨鹰嘴突出或肱骨远端移位。患者常能观察到肘关节呈现不自然的弯曲或旋转,触摸时可感知骨骼错位。这种情况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通过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恢复关节对位,并配合使用支具固定。
二、剧烈疼痛
肘关节错位时,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受到牵拉或撕裂,导致突发性锐痛,任何轻微活动均可能加重疼痛。疼痛多集中于肘部,可能放射至前臂或上臂。临床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缓解疼痛,严重时需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麻醉。
三、活动受限
由于关节结构异常和疼痛刺激,患者常无法完成屈伸、旋转等基本动作,甚至出现关节僵硬。被动活动时可能伴有弹响感或卡顿感。复位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辅以热敷或超声波治疗,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促进软骨修复。
四、肿胀淤血
关节周围血管损伤会导致局部迅速肿胀,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形成淤青,皮肤可能发红发热。急性期可冰敷患处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活血化瘀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若肿胀持续加重,需排除是否合并骨折或血管损伤,必要时进行CT或超声检查。
五、神经血管损伤
严重错位可能压迫或牵拉尺神经、正中神经,引发手指麻木、肌力下降,桡动脉受压时可能出现脉搏减弱。此类情况属于急症,需紧急处理以避免永久性损伤。医生可能采用神经探查术或血管修复术,术后需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定期进行肌电图监测恢复情况。
肘关节错位后应避免自行复位或强行活动,复位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3-4周固定。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强化周围肌群。日常注意避免提重物及重复性肘部动作,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应及时复查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