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用不用吃消炎药

骨折后一般不需要常规服用消炎药,但若存在感染风险或开放性骨折时需遵医嘱使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单纯闭合性骨折若无皮肤破损或感染迹象,通常无须使用消炎药。骨折后的炎症反应是机体修复的自然过程,过度抑制可能影响愈合。此时可通过冰敷、抬高患肢、固定制动等方式缓解肿胀疼痛。若合并软组织挫伤,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但需注意胃肠刺激等副作用。
开放性骨折或术后存在感染风险时,需在清创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见选择包括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广谱抗生素,具体需根据伤口污染程度和细菌培养结果调整。若出现发热、伤口渗液化脓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发展为骨髓炎。
骨折恢复期应保证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促进骨痂形成。避免吸烟饮酒及过量摄入咖啡因,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康复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后期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负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