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及心包积液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包积液

胸腔及心包积液是指液体异常积聚在胸腔或心包腔内的病理状态,可能由感染、肿瘤、心力衰竭、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主要有感染性因素、肿瘤性因素、心血管疾病、结核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感染性因素

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可能导致胸腔或心包积液。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时,炎性渗出物可积聚在胸腔或心包腔。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胸痛、咳嗽等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结核性积液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严重积液需穿刺引流。

2、肿瘤性因素

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或心包时,可导致恶性积液。患者常见进行性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积液常呈血性,细胞学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治疗包括原发肿瘤控制、胸腔灌注化疗药物如顺铂注射液,必要时行胸膜固定术。

3、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心包炎等心血管疾病可引起漏出性积液。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压升高,液体渗入胸腔;急性心包炎可产生心包积液。患者多有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表现。治疗需改善心功能,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大量心包积液需心包穿刺。

4、结核性因素

结核性胸膜炎是发展中国家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患者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积液为渗出性,腺苷脱氨酶升高。需规范抗结核治疗12个月以上,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必要时胸腔注射链霉素注射液。

5、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可引发浆膜腔积液。积液多为渗出性,伴有其他系统损害表现。治疗需控制原发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大量积液需穿刺引流。

出现不明原因胸腔或心包积液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需注意休息,限制钠盐摄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感染性积液患者应加强营养;肿瘤患者需心理支持;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控制液体入量。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积液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使用利尿剂或穿刺引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