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怎么看有没有蛔虫

成人判断是否有蛔虫感染可通过观察典型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式综合评估。常见表现主要有腹痛、食欲异常、肛门瘙痒、粪便中发现虫体、体重下降等。
蛔虫成虫在肠道内活动可能引发脐周或上腹部隐痛,疼痛多呈间歇性发作,进食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伴随恶心、腹胀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腹痛原因与虫体机械刺激肠壁或分泌毒素有关,需与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鉴别。
感染者可能出现食欲亢进伴消瘦,或食欲减退伴营养不良两种矛盾表现。蛔虫掠夺宿主营养会导致蛋白质、维生素A等缺乏,严重时可出现异食癖。儿童患者更易出现发育迟缓,成人则以进行性体重下降为典型。
雌虫夜间在肛周产卵可能引起局部瘙痒,抓挠可能导致继发感染。该症状在儿童群体更显著,成人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不适。需与痔疮、湿疹等疾病区分,夜间症状加重是重要提示。
严重感染时可能在粪便中发现白色或淡红色条状成虫,虫体长约15-40厘米,粗细似铅笔。轻度感染需通过粪便浓缩法查虫卵,连续3天送检可提高检出率。发现虫体是确诊的直接证据。
长期慢性感染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可能伴随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表现,或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夜盲症、口角炎等症状。营养不良程度与感染虫体数量正相关。
预防蛔虫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蔬菜水果应充分清洗,肉类要彻底煮熟,避免饮用生水。饭前便后规范洗手,定期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粪便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咀嚼片等驱虫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应对家庭成员进行同步筛查,对居住环境开展灭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