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毒有什么症状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肠毒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肠毒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等并发症。
腹痛是肠毒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可能与肠道黏膜受刺激、肠蠕动加快有关。细菌性肠炎引起的腹痛常伴随里急后重感,病毒性肠炎则以全腹弥漫性疼痛为主。腹痛发作时可采取蜷缩体位缓解,严重者需就医排除肠梗阻等急腹症。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细菌性肠毒多见黏液脓血便,如志贺菌感染;病毒性肠毒常为水样便,轮状病毒腹泻具有蛋花汤样特征。持续腹泻易导致脱水,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若出现尿量减少需静脉补液治疗。
肠毒常刺激胃肠神经引发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婴幼儿呕吐易引发呛咳,家长需保持其侧卧位。反复呕吐者可使用多潘立酮片止吐,但需排除肠套叠等外科情况后再用药。
感染性肠毒多伴有低至中度发热,沙门氏菌感染体温可达39℃以上。发热时应注意补充水分,体温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寒战,需警惕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肠毒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及水电解质丢失,会引起明显乏力、精神萎靡。重度脱水者可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建议卧床休息并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肠毒患者应进食米汤、面条等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及高纤维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期间可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障碍等症状,或婴幼儿哭闹不止、尿量明显减少时,须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