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宝宝有哪些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可能出现皮肤苍白、食欲减退、易疲劳、发育迟缓、异食癖等症状。缺铁性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慢性失血、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诊。
缺铁性贫血患儿常见面色、口唇、甲床等部位苍白,因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导致皮肤黏膜供氧减少。可能与长期挑食、辅食添加不当等铁摄入不足有关,伴随活动后气促。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或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补铁药物。
患儿可出现拒食、厌食等表现,与缺铁影响胃肠黏膜代谢及味觉改变相关。常见于长期母乳喂养未及时补铁的婴儿,可能伴有体重增长缓慢。建议家长逐步引入强化铁米粉、蛋黄等辅食,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铁吸收,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复方四维亚铁散或富马酸亚铁颗粒。
表现为活动减少、嗜睡或运动耐力下降,因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多发生于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幼儿,常与挑食偏食有关,可合并注意力不集中。家长需保证每日足量瘦肉、深绿色蔬菜摄入,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必要时使用琥珀酸亚铁片或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长期缺铁可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语言运动发育落后,与脑组织缺氧及神经递质合成异常相关。多见于早产儿或双胞胎,可能伴随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应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早期干预可选用乳酸亚铁口服液配合认知训练,避免与钙剂同服。
部分患儿出现啃食泥土、墙皮等非食物行为,与缺铁导致的精神行为异常有关。常见于农村营养欠佳地区,可能合并舌炎或匙状甲。需立即进行铁代谢检查,严格避免体罚,通过行为矫正联合硫酸亚铁缓释片治疗,同时筛查寄生虫感染。
家长应定期监测宝宝的血红蛋白指标,6月龄后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烹饪时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避免过量饮用牛奶影响正餐摄入,补铁治疗期间观察大便颜色变化,治疗2周后需评估网织红细胞反应。合并感染性疾病时暂缓补铁,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