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咬了肿得很大很硬

皮肤科编辑 医颗葡萄
0次浏览

关键词: #蚊子

蚊子叮咬后出现明显肿大硬结,通常与局部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有关。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可能引发机体免疫应答,导致组织胺释放和炎症反应,形成直径超过5厘米的硬性丘疹或斑块。这种情况在儿童、过敏体质者中更为常见,若伴随发热或化脓需警惕蜂窝织炎等并发症

蚊虫叮咬后局部释放的组胺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炎性细胞浸润,形成红色硬结并伴随瘙痒。过敏体质者可能产生更强烈的Ⅰ型超敏反应,使肿胀范围扩大至10厘米以上,持续3-5天不消退。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搔抓后容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硬结中心出现脓点、皮温升高。部分患者可能对特定蚊种如伊蚊的唾液蛋白更敏感,叮咬后24小时内会发展成直径7-15厘米的炎性硬块。

极少数情况下,持续超过一周未消退的硬结需考虑虫咬性肉芽肿或淋巴管炎。这类病变表现为紫红色结节伴表皮增厚,病理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糖尿病患者或免疫抑制人群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坏死,形成直径超过20厘米的溃疡性病灶。某些地区特有的蠓、蚋等双翅目昆虫叮咬也可能诱发类似结节性痒疹的持久性皮损。

被叮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患处,避免搔抓导致表皮破损。冷敷可缓解瘙痒肿胀,每日3-4次每次10分钟。过敏反应明显者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合并感染时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外出时可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若硬结持续扩大、出现发热或淋巴管红线,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除严重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