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的治疗原则是

儿科编辑 医颗葡萄
0次浏览

关键词: #小儿

小儿麻痹症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康复训练和预防并发症。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症状、促进功能恢复和预防后遗症

1、对症支持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肌肉刺激和疼痛。发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肌肉疼痛明显者可考虑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痉挛。严重病例出现呼吸肌麻痹时,可能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支持。静脉补液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机体抵抗力

2、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包括被动关节活动、肌肉按摩和电刺激疗法,可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作业治疗着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进食等动作。矫形器如踝足矫形器可帮助改善步态,支具能纠正肢体畸形。水中运动疗法利用水的浮力减轻负重,适合肌力较弱的患儿。

3、预防并发症

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发生。呼吸功能受损者要进行肺部物理治疗,如体位引流和叩击排痰。泌尿系统并发症如尿潴留可间歇导尿,便秘者需调整饮食结构。定期监测心肺功能和骨骼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脊柱侧弯等继发问题。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能力。

4、免疫预防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目前我国使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接触者应做好隔离防护,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症状。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安全。对确诊患儿要实施呼吸道和消化道隔离,排泄物需消毒处理。

5、长期随访

后遗症期需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定期评估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矫形手术如肌腱延长术可改善关节活动度,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营养管理要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家庭康复指导包括正确使用辅助器具和居家训练方法。社会支持系统应关注患儿就学、就业等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到专科门诊复查,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和功能恢复进度。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建立自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预防接种是控制疾病传播的关键,要按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