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间质性肺病

呼吸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肺病

间质性肺病是一组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累及肺泡壁、血管周围及支气管周围组织。间质性肺病可能由环境暴露、药物因素、结缔组织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高分辨率CT、肺功能检查等明确诊断。

1、环境暴露

长期接触石棉、硅尘、煤尘等职业性粉尘或霉菌孢子等生物性颗粒可能导致间质性肺病。这类患者通常有明确的职业史或环境暴露史,早期可能出现活动后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状态呼吸困难。治疗需首先脱离暴露环境,部分患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抑制炎症反应。肺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

2、药物因素

部分化疗药物如博来霉素、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可能引发药物性间质性肺炎。通常在用药后数周至数月出现咳嗽、低热等症状,胸部CT可见磨玻璃样改变。确诊后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严重者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注射液控制急性炎症反应。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肺功能。

3、结缔组织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常合并间质性肺病,属于全身性疾病的肺部表现。患者除关节症状外,可能出现双肺底爆裂音,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治疗需控制原发病活动,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注射液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生物制剂如托珠单抗注射液对部分患者有效。

4、特发性肺纤维化

这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典型表现为干咳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高分辨率CT显示胸膜下网格状改变伴蜂窝肺。抗纤维化药物如尼达尼布胶囊可延缓肺功能下降,严重病例需评估肺移植指征。急性加重期需住院氧疗和抗感染治疗。

5、过敏性肺炎

因反复吸入有机粉尘抗原引起的免疫介导性疾病,常见于接触霉变干草、鸟类羽毛等人群。急性期表现为发热、咳嗽,慢性期可发展为肺纤维化。诊断依赖抗原接触史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治疗需彻底避免抗原接触,急性发作时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慢性期可尝试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

间质性肺病患者应严格戒烟,避免接触冷空气和呼吸道感染。可进行缩唇呼吸等肺康复训练,维持适度有氧运动。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适量补充维生素D。定期随访肺功能和高分辨率CT,病情变化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并低氧血症者需长期家庭氧疗,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