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身上肿是什么症状呢

癌症病人身上肿可能与淋巴水肿、低蛋白血症、肿瘤压迫或转移、静脉血栓、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癌症患者出现肿胀通常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水肿,伴随皮肤紧绷、按压凹陷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干预。
肿瘤侵犯淋巴系统或淋巴结清扫术后可能导致淋巴回流受阻,引发肢体不对称肿胀。常见于乳腺癌、妇科肿瘤患者,表现为患侧上肢或下肢进行性增粗,皮肤纤维化。可通过手法引流、压力治疗缓解,严重时需手术重建淋巴通路。
晚期癌症患者营养吸收障碍或肝功能受损时,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引发全身凹陷性水肿,常见于腹腔积液和下肢肿胀。需通过肠内营养补充乳清蛋白粉,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改善胶体渗透压。
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压迫血管、淋巴管时,可导致局部组织液回流障碍。如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为头颈部肿胀,盆腔肿瘤引发下肢水肿。需通过放疗缩小肿瘤体积,或使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生成。
癌症相关高凝状态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表现为突发单侧肢体肿胀伴疼痛。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严重血栓需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卧床患者应穿戴医用弹力袜预防血栓。
化疗药如紫杉醇注射液可能引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靶向药如舒尼替尼胶囊可导致水钠潴留。需调整用药方案,联合呋塞米片利尿,监测电解质平衡。
癌症患者出现肿胀时应每日测量肢体周径,记录水肿变化情况。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清。卧床时抬高患肢促进回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若肿胀进展迅速或伴随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肺栓塞等急症。所有治疗需在肿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使用利尿剂或按摩肿胀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