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急性肠炎痛怎么办

半夜急性肠炎痛可通过禁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调整体位、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急性肠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饮食不当、食物过敏、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急性肠炎发作时胃肠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继续进食可能加重腹痛和腹泻。建议禁食4-6小时,待呕吐症状缓解后,从少量温开水或淡盐水开始尝试摄入。避免食用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频繁呕吐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可能引发脱水。可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小时补充50-100毫升液体。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需加强补水。儿童或老年人出现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时需及时就医。
用40℃左右热水袋裹毛巾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肠痉挛疼痛。注意防止低温烫伤,糖尿病患者及感觉障碍者慎用。热敷后配合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恢复。
采取屈膝侧卧位能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避免平躺姿势导致胃酸反流加重不适。呕吐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使用容器承接呕吐物防止误吸,呕吐后及时漱口清洁口腔。
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病毒性肠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片,腹泻严重时可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切忌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急诊。恢复期饮食应从米汤、藕粉等流质开始,逐渐过渡到稀饭、面条等低纤维食物。注意餐具消毒,避免生冷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慢性肠炎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