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梗阻症状是什么

婴儿肠梗阻症状主要有呕吐、腹胀、排便异常、哭闹不安、腹部包块等。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可能由肠套叠、肠扭转、先天性肠道畸形、肠粘连、肠道炎症等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婴儿肠梗阻早期常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粪便样物质。呕吐与进食无关,且呈进行性加重。肠套叠或肠扭转可能导致高位梗阻,呕吐更为剧烈。家长需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状和频率,避免婴儿脱水。
腹胀是肠梗阻的典型表现,腹部膨隆且触诊紧张。低位梗阻时腹胀更为明显,可能伴随肠型或蠕动波。先天性巨结肠或肠道闭锁引起的梗阻,腹胀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家长发现婴儿腹部异常膨隆时,应避免按压并及时就医。
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排便停止,部分梗阻可能排出少量黏液或血便。肠套叠婴儿可能排出果酱样大便,先天性肛门闭锁则无胎粪排出。家长需记录婴儿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婴儿因腹痛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屈腿蜷缩,间歇期可能缓解但反复发作。肠套叠引起的腹痛具有规律性,每15-20分钟发作一次。家长需留意哭闹与进食、排便的关联性,避免误判为普通肠绞痛。
部分肠梗阻可在腹部触及包块,肠套叠包块多位于右上腹呈腊肠样,肠扭转可能触及胀大的肠袢。先天性肠道畸形如环状胰腺,也可能在相应部位触及异常包块。家长发现腹部包块时禁止自行按压,需立即就医检查。
婴儿肠梗阻属于急症,家长发现相关症状后应禁食禁水并立即送医。就诊前可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发展过程及伴随表现。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进行胃肠减压,术后护理注意保持切口清洁。恢复期喂养应遵循从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则,定期复查肠道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