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症典型症状有哪些

肠易激综合征典型症状主要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黏液便、排便不尽感。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部不适与排便异常。
腹痛是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症状,多位于下腹部或脐周,呈阵发性绞痛或隐痛,排便后常可缓解。疼痛可能与肠道平滑肌痉挛或内脏神经敏感度增高有关,进食生冷食物、情绪紧张等因素可能诱发。患者需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等解痉药物。
腹胀表现为腹部膨隆感或气体滞留感,晨起较轻而午后加重,可能伴随肠鸣音活跃。该症状与肠道气体产生过多或传输障碍相关,进食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可能加剧症状。建议采用低FODMAP饮食,减少易发酵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排便习惯改变包括腹泻型、便秘型或混合型。腹泻型患者每日排便超过3次且粪便呈稀水样;便秘型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且粪便干硬;混合型两者交替出现。症状可能与肠道传输速度异常相关,需根据分型选择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4000散或止泻药如蒙脱石散。
黏液便指粪便表面附着透明或白色黏液,通常无脓血,与肠道黏膜分泌功能亢进有关。该症状需与炎症性肠病鉴别,若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等预警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调节肠道菌群。
排便不尽感表现为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净的感觉,可能伴随肛门坠胀。该症状与直肠敏感性增高或盆底肌协调障碍相关,生物反馈训练可能改善症状。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缓解不适。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作息,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酒精及高脂食物。每日保持适量运动如步行或瑜伽,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心理压力可能加重症状,可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便血、贫血等表现,应及时进行肠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