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会引起胃癌吗

胃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会直接引起胃癌,但长期反复发作的溃疡可能增加胃癌风险。胃十二指肠溃疡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的消化性损伤,而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
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的发病机制不同。溃疡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痛、反酸、嗳气等症状。胃癌则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相关。多数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痊愈,不会发展为胃癌。
少数长期未治疗的慢性胃溃疡可能发生恶变,特别是位于胃大弯侧的溃疡。这类溃疡边缘不整齐、底部凹凸不平,活检可能发现异型增生细胞。幽门螺杆菌感染既是溃疡的主要病因,也是胃癌的一类致癌物,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从炎症、萎缩、肠化到异型增生的癌变过程。胃切除术后残胃也具有一定癌变风险。
建议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时就医,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检测幽门螺杆菌。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饮食。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溃疡不愈者,应定期进行胃镜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