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状

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痛、体重下降、夜间呛咳等。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和食管蠕动减弱导致的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
吞咽困难是贲门失弛缓症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时感到梗阻感,症状可能逐渐加重。早期可能仅对固体食物吞咽困难,后期可发展为对液体也难以吞咽。吞咽困难可能与食管蠕动减弱和食管下括约肌无法松弛有关。患者常需通过多次吞咽或饮水帮助食物通过。
食物反流表现为进食后未消化的食物反流至口腔,尤其在平卧时更易发生。反流物通常不含胃酸,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反流不同。长期食物反流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或肺部感染。患者夜间睡眠时可能出现食物反流,增加呛咳风险。
胸痛多位于胸骨后,可能被误认为心绞痛。疼痛可能与食管扩张、痉挛或食物滞留有关。胸痛常在进食后加重,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部分患者胸痛可能放射至背部或颈部,需与心脏疾病鉴别。
长期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引起体重明显下降。患者可能因进食困难而减少食量,造成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相关,严重者可出现消瘦和贫血。
夜间呛咳多因平卧时食物反流至咽喉部引起,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患者常因呛咳而惊醒,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夜间呛咳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严重者可导致肺纤维化等并发症。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应保持少食多餐,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餐后保持直立位1-2小时,睡前2-3小时避免进食。避免食用过硬、过冷或刺激性食物。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明显体重下降、反复肺部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食管测压、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球囊扩张或手术治疗等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