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尿的治疗原则不包括哪些

小儿血尿的治疗原则不包括使用止血药物、过度限制活动、盲目补钙、过早使用抗生素以及忽视原发病治疗。小儿血尿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肾炎、结石、外伤或遗传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小儿血尿通常不建议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或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药物可能掩盖病情进展,延误原发病诊断。例如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血尿,需通过抗炎或免疫调节治疗而非单纯止血。
除严重肉眼血尿或合并高血压等情况外,多数患儿无须绝对卧床。适度活动有助于维持正常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如足球、篮球等可能造成肾脏撞击的高强度活动。
血尿与钙代谢无直接关联,盲目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颗粒可能增加泌尿系统结石风险。除非确诊低钙血症,否则无须通过药物补钙干预血尿症状。
非感染因素导致的血尿如IgA肾病或薄基底膜病,滥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需通过尿培养等检查明确感染证据后再针对性用药。
单纯对症处理血尿而忽略病因可能加重病情。如遗传性肾炎需长期随访,泌尿系结石需根据大小选择体外碎石或手术,肿瘤性疾病则需专科综合治疗。
家长发现儿童血尿时应记录尿色变化频率,避免摄入红色食物干扰判断,保留晨尿标本送检。日常保证每日1000-1500毫升饮水量,减少高盐高蛋白饮食。血尿伴随水肿、少尿或发热时需立即就医,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