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哪几种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有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传导阻滞等类型。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异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情绪激动或发热等情况,心率超过10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运动员或老年人,心率低于60次/分。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常见于青少年。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心房的心律异常,主要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房性早搏表现为提前出现的心房异位搏动。房性心动过速为心房率在150-250次/分的规律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表现为心房率250-350次/分的规则扑动波。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无规律颤动,心室率绝对不齐。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心律异常,主要包括交界性早搏、交界性心动过速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交界性早搏为提前出现的交界区异位搏动。交界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率70-130次/分的窄QRS波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通常在150-250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异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室性早搏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室性心动过速表现为连续3个或以上的室性早搏,心率超过100次/分。心室颤动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室无规律颤动,无法有效泵血,需立即电除颤抢救。
心脏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障碍,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I型和II型,II型可能进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心房和心室活动完全分离。束支传导阻滞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率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部分心律失常需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