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状

支原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胸痛、乏力等。支原体支气管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炎症,属于非典型肺炎的一种,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具有季节性流行特征。
咳嗽是支原体支气管炎最突出的症状,初期表现为阵发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夜间加重。咳嗽可能持续2-4周,部分患者出现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这与支原体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及刺激咳嗽受体有关。临床常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或克拉霉素缓释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疾病初期痰量少且黏稠,呈白色泡沫状,后期可能转为黄绿色脓痰,但始终以少量黏痰为特征。支原体感染引发的黏液分泌增加和纤毛功能障碍导致痰液滞留。可配合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但需注意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约60%患者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热型不规则,持续3-5天。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发热与支原体释放的毒素和炎症介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进行退热处理。
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常见于年长儿和成人,咳嗽时加重,与频繁咳嗽导致胸膜牵拉及气管炎症刺激有关。疼痛多为钝痛,偶见针刺样痛。若出现持续剧烈胸痛需警惕胸膜炎等并发症,可通过肺部听诊和X线检查鉴别。
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较细菌性肺炎轻,但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萎靡。这与支原体产生的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物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有关。病程中应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等营养支持。
支原体支气管炎患者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以稀释痰液。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儿童患者家长应观察咳嗽频率和痰液性状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或高热不退,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进行深呼吸训练帮助肺功能康复,但应避免剧烈运动直至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