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霉菌性口腔炎治疗方法

小儿霉菌性口腔炎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局部用药、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口服抗真菌药物等方式治疗。小儿霉菌性口腔炎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口腔卫生不良、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使用无菌纱布蘸取温水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患儿口腔黏膜,每日重复进行2-3次。哺乳期婴幼儿在喂奶后需用温水清洁口腔残留奶液。年长儿可指导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清洁舌苔及颊黏膜。注意避免使用成人含酒精漱口水,可选择婴幼儿专用口腔护理液辅助清洁。
制霉菌素混悬液每日涂抹口腔患处3-4次,使用前摇匀药物。克霉唑口腔药膜贴敷于溃疡面,每日更换1-2次。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可改变口腔酸碱环境,抑制真菌生长。用药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饮水,哺乳期患儿需在喂奶前完成药物涂抹。
暂停摄入含糖量高的乳制品及果汁,改用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可适量食用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选择煮熟的苹果泥等低刺激性食物。避免过硬、过烫或酸性食物刺激黏膜,餐具需每日煮沸消毒。母乳喂养的母亲需同步治疗乳头真菌感染。
保证每日维生素C摄入量,可通过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补充。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等。保持充足睡眠时间,婴幼儿每日需12-14小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避免擅自服用增强免疫力保健品。
氟康唑颗粒按体重计算剂量每日服用1次,疗程通常3-5天。伊曲康唑口服溶液需与酸性食物同服促进吸收,用药期间监测肝功能。严重感染者可联合使用两性霉素B含漱液,该药物需避光保存。所有口服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延长疗程。
患儿衣物床单需每日更换并用沸水烫洗,玩具等接触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治疗期间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有真菌感染者需同步治疗。观察有无发热、拒食等加重症状,口腔白膜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吞咽困难时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奶瓶奶嘴消毒,避免交叉使用安抚奶嘴,养成餐后漱口习惯可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