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并发症有哪些

股骨骨折并发症主要有脂肪栓塞综合征、深静脉血栓、感染、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股骨骨折后可能出现局部或全身性并发症,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股骨骨折后骨髓腔内脂肪滴可能进入血液循环,阻塞肺部或脑部血管。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及皮肤瘀点,多发生于骨折后1-3天。需立即给予氧疗,严重时需机械通气,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形成,配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
骨折后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常见小腿肿胀疼痛,超声检查可确诊。预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动肢体,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遵医嘱口服利伐沙班片或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开放性骨折或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骨髓炎。表现为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伴发热。需彻底清创,留取分泌物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或注射用万古霉素,严重感染需联合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局部血供破坏、固定不稳定或感染可能导致骨折端无法连接。X线显示骨折线持续存在,需手术清除硬化骨,植骨重建血运,采用带锁髓内钉加强固定。可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或注射用骨肽促进骨痂形成。
关节内骨折造成软骨损伤,后期出现关节僵硬疼痛。早期需解剖复位,晚期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股骨骨折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牛奶、鸡蛋等富含钙质食物,配合西蓝花、猕猴桃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果促进胶原合成。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训练,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出现异常肿胀、疼痛加剧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家属可协助按摩下肢肌肉防止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