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高血压的瑜伽体式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

高血压患者适合练习猫牛式、婴儿式、仰卧束角式、坐姿前屈式、桥式等瑜伽体式,有助于放松身心、改善血液循环。

1、猫牛式

猫牛式通过脊柱的屈伸活动帮助放松背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练习时采取跪姿,吸气时抬头塌腰,呼气时拱背低头,动作需缓慢配合呼吸。该体式能缓解交感神经兴奋,对稳定血压有一定辅助作用。注意避免过度伸展腰椎,保持动作轻柔连贯。

2、婴儿式

婴儿式是经典的放松体式,通过俯身前屈使躯干自然放松,有助于降低心率。跪坐后将上半身向前折叠,额头触地,手臂向前伸展或置于体侧。这个体式能减轻压力激素分泌,改善血管紧张状态。血压波动较大时可短暂保持该姿势1-2分钟。

3、仰卧束角式

仰卧束角式通过打开髋关节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平躺后双脚掌相对,膝盖向两侧展开,手臂自然放于体侧。该体式能减少外周血管阻力,特别适合久坐人群。练习时可在大腿下方垫抱枕减轻髋部压力,每次保持3-5个呼吸周期。

4、坐姿前屈式

坐姿前屈式能温和拉伸脊柱和腘绳肌群。坐立伸直双腿,吸气延展脊柱,呼气时从髋部向前折叠。这个前屈体式通过刺激副交感神经产生镇静效果,但需避免用力过度导致血压骤升。高血压患者练习时可在腹部垫软枕支撑。

5、桥式

桥式通过轻度后弯改善胸椎活动度。仰卧屈膝,吸气时抬起臀部形成桥形,肩部保持贴地。该体式能增强下肢肌肉泵血功能,但需控制抬起幅度避免颈椎压力。建议在专业指导下练习,抬起时配合缓慢呼吸,每次保持10-15秒为宜。

高血压患者练习瑜伽时应注意避免倒立体式、强力后弯及屏气动作,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练习前后监测血压变化。建议每周练习3-4次,单次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体式转换间可加入休息体位。若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