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中耳炎

关键词: #中耳炎
关键词: #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
急性中耳炎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细菌感染常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毒感染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多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导致中耳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儿童咽鼓管较短且平直,更易发生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诱发。
急性中耳炎典型症状包括耳痛,多为搏动性疼痛,儿童常表现为哭闹、抓耳。可出现听力下降,自觉耳闷胀感或堵塞感。部分患者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若鼓膜穿孔,可见耳道流脓,此时耳痛可能减轻。
医生通过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膨隆,严重时可见鼓膜穿孔及脓性分泌物。音叉试验可初步评估听力损失情况。必要时可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检查。血常规检查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对于反复发作患者,需排查腺样体肥大等诱因。
细菌性急性中耳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疼痛明显者可服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鼓膜膨隆明显时可行鼓膜切开术引流。同时需治疗鼻咽部炎症,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减轻鼻黏膜肿胀。治疗期间应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经咽鼓管再次侵入。
预防急性中耳炎需增强体质,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哺乳期婴儿应保持正确喂养姿势,避免呛奶。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止污水入耳。对于反复发作患者,可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
急性中耳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治疗期间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防止气压变化加重病情。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剧烈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复诊。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