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引起儿童口呼吸

鼻炎引起儿童口呼吸通常与鼻腔通气受阻有关,可能由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因素导致。改善方式主要有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遵医嘱使用鼻喷激素、口服抗组胺药物、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
定期清理儿童鼻腔分泌物有助于减少堵塞。家长需用婴儿专用棉签轻柔清除鼻痂,避免损伤鼻黏膜。配合室内加湿保持空气湿润,可缓解因干燥导致的鼻塞。若合并过敏性鼻炎,需同时减少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
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或洗鼻器冲洗能稀释黏液、减轻肿胀。建议选择儿童专用等渗盐水,每日冲洗1-2次,冲洗时保持儿童头部侧倾防止呛咳。该方法对轻中度鼻窦炎引起的鼻塞效果较好,但急性中耳炎发作期禁用。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局部激素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适用于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儿,需严格遵医嘱控制使用周期,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鼻腔干燥或轻微出血,用药后建议涂抹凡士林保护黏膜。
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能缓解鼻痒、喷嚏等症状。对于合并荨麻疹或结膜炎的过敏性鼻炎儿童更为适用,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反应,家长需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避免影响学习。
经鼻内镜确诊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达三分之二以上时,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创伤较小,术后配合鼻腔冲洗和饮食管理,多数患儿1-2周内口呼吸症状明显改善。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及全身状况。
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睡眠质量,观察是否存在打鼾、夜惊等缺氧表现。日常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增强免疫力,避免冷饮及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对鼻腔的直接刺激,同时保持卧室通风并定期除螨。若口呼吸伴随颌面发育异常,需及时转诊口腔正畸科联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