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了怎么办

小儿感冒可通过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生理盐水滴鼻、遵医嘱用药、观察病情变化等方式治疗。小儿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受凉、接触传染源、过敏等因素引起。
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鼻塞和喉咙不适。家长可准备温水或淡蜂蜜水,少量多次喂服。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冰镇饮品,以免刺激咽喉黏膜加重咳嗽症状。若患儿伴有发热,水分补充还能帮助调节体温。
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使用加湿器时需定期清洁,避免滋生细菌。远离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患儿睡觉时可适当垫高头部减轻鼻塞。家长需注意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穿盖过厚导致出汗后再度受凉。
对于鼻塞明显的患儿,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或滴鼻液清洁鼻腔。操作时将患儿头部后仰,每侧鼻孔滴入1-2滴后轻柔按压鼻翼,再用吸鼻器清除分泌物。每日重复进行3-4次,能有效改善呼吸不畅,但需避免过度刺激鼻黏膜。
若症状持续加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发热头痛,或小儿伪麻美芬滴剂减轻鼻塞流涕。细菌感染时可能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家长须严格按说明书剂量给药,禁止自行联合用药或使用成人感冒药。
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3天超过38.5℃或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注意观察有无耳痛、面部肿胀等并发症表现。记录每日进食量、排尿次数及症状变化,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病情发展过程。
患儿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洗手,患儿用品应单独清洗消毒。若幼儿园或学校出现流感疫情,建议暂时居家休息。日常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规律作息等方式增强抵抗力,感冒流行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