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止痒的办法

传染科编辑 医心科普
0次浏览

猩红热皮疹可通过冷敷、保湿护理、药物止痒、避免搔抓、环境调节等方式缓解瘙痒。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

1、冷敷

使用凉毛巾或冰袋包裹后轻敷瘙痒部位,每次5-10分钟。低温可暂时麻痹皮肤神经末梢,降低瘙痒感,同时减轻皮疹局部的充血肿胀。冷敷时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皮疹已破溃或合并感染则禁用此法。

2、保湿护理

选择无香精的医用保湿霜如凡士林、尿素软膏等薄涂于皮疹处。保持皮肤湿润能减少鳞屑产生,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缓解因干燥加剧的瘙痒。涂抹时需沿毛囊方向轻柔推开,每日2-3次,沐浴后立即使用效果更佳。

3、药物止痒

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盐酸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过敏药物。炉甘石洗剂可直接摇匀后外涂,通过收敛作用减轻炎症;抗组胺药能阻断瘙痒信号的传递。严重瘙痒者可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

4、避免搔抓

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防止夜间无意识抓挠。搔抓会破坏皮肤完整性,增加继发感染概率,还可能留下色素沉着。可通过拍打瘙痒部位或按压周围皮肤来转移痒感,儿童患者家长需加强看护。

5、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高温环境会加重毛细血管扩张,汗液刺激也可诱发瘙痒。避免使用羊毛毯等粗糙织物,清洗衣物时选择中性洗涤剂并充分漂洗。

猩红热患者应多饮水促进毒素排泄,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皮疹消退期可能出现脱屑,可继续保湿护理至皮肤完全恢复。若出现高热不退、皮疹化脓、关节肿痛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抗生素治疗需足疗程完成以预防风湿热等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