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糠疹医学定义

白色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性鳞屑性皮肤病,医学上称为单纯糠疹或面部干性糠疹,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面部,典型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圆形或椭圆形色素减退斑,表面覆有细薄糠秕状鳞屑。
白色糠疹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皮肤干燥、日晒、马拉色菌感染或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皮损初期为淡红色斑片,随后逐渐转变为色素减退性白斑,直径通常为0.5-5厘米,边界不清但边缘可有轻微隆起,表面覆盖细小鳞屑,一般无瘙痒等自觉症状。该病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在数月到数年内可自行消退,但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
日常护理需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碱性洗剂,外出时注意物理防晒,可局部使用保湿霜改善皮肤屏障功能。若伴随明显炎症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合并真菌感染时需配合抗真菌药物如联苯苄唑乳膏。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锌元素,避免焦虑情绪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