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会得第二次吗

手足口病可能会得第二次,感染过一种病毒型别后仍可能因其他型别病毒再次感染。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多种型别,不同型别病毒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保护。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是最常见的致病型别。首次感染后,人体仅对同种病毒型别产生特异性免疫,但对其他型别病毒仍易感。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儿在一年内可能因不同型别病毒导致两次发病,尤其在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更易发生重复感染。重复感染的症状轻重与病毒毒力及个体免疫力相关,多数表现为典型的手足口腔疱疹,少数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肠道病毒型别复杂且变异较快,目前已知有二十余种血清型可引发手足口病。我国流行的优势毒株会随季节和地域变化,例如北方地区夏季以柯萨奇病毒A6型为主,南方地区春秋季多见肠道病毒71型。不同型别病毒同时流行时,可能造成个体短期内多次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早产儿等群体重复感染概率相对较高,症状也可能更严重。
预防重复感染需做好日常防护,接触患儿后立即洗手消毒,避免共用毛巾餐具。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注意监测体温和皮疹变化。目前EV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该型别引发的手足口病,但对其他型别无保护作用。若孩子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类型,确诊后需隔离治疗至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