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口起小疙瘩怎么办

尿道口起小疙瘩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尿道口小疙瘩可能与毛囊炎、尖锐湿疣、尿道囊肿、珍珠疹、尿道肉阜等因素有关。
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减少摩擦和潮湿环境。若为毛囊炎引起的小疙瘩,清洁后可能自行消退。清洁时动作轻柔,避免抓挠或挤压疙瘩。
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尖锐湿疣需由医生开具咪喹莫特乳膏或鬼臼毒素酊。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涂药物后避免衣物摩擦。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红肿等过敏反应。
合并明显感染时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呋辛酯片。尖锐湿疣患者可能需要配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调节免疫。服药期间禁止饮酒,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尖锐湿疣可通过液氮冷冻或二氧化碳激光去除疣体。珍珠疹若无症状通常无须处理,必要时可采用电灼治疗。物理治疗后需保持创面干燥,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防止继发感染。
较大的尿道囊肿或尿道肉阜可能需行囊肿切除术或电切术。术后留置导尿管1-3天,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恢复期间避免骑车等压迫会阴部的活动,定期复查确认愈合情况。
日常应避免不洁性行为,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发现尿道口分泌物异常、排尿疼痛或疙瘩增大破溃时,须立即就诊泌尿外科或皮肤科。治疗期间暂停性生活,个人用品需单独消毒处理。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