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儿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儿童 #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三大核心症状。常见表现包括无法集中注意力、频繁打断他人、难以安静参与活动、丢三落四等。多动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儿童精神科就诊评估。

1、注意力缺陷

患儿常表现为上课走神、作业拖拉,无法持续完成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在对话中容易分心,经常忘记日常安排或遗失物品。这类症状在需要持续专注的课堂环境中尤为明显,可能伴随学习成绩下降。部分患儿会出现选择性注意力障碍,对感兴趣的事物能短暂集中,但对常规任务缺乏专注力。

2、活动过度

特征为不合时宜的肢体动作增多,如课堂上离开座位、奔跑攀爬等。患儿常表现为手脚不停摆动、坐立不安,在需要安静的场合难以控制身体活动。部分患儿会无意识地敲打物品或扭动身体,睡眠时也可能出现频繁翻身。随着年龄增长,过度活动可能转化为内心的不安感。

3、冲动行为

表现为不假思索地抢答问题、插话或打断他人活动。患儿常难以遵守轮流规则,在游戏中缺乏耐心等待,容易因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部分会出现危险行为如突然横穿马路,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可能因挫折而爆发激烈情绪反应。

4、学习困难

由于注意力分散和自制力弱,约半数患儿伴随特定学习障碍。表现为读写时漏字跳行、数学计算粗心错误、记忆力相对较差等。这类症状并非智力问题导致,而是信息处理效率低下所致,通过针对性训练可改善。

5、社交障碍

因行为控制能力不足,患儿常被同伴排斥。他们可能过度热情地介入他人游戏,或因输赢情绪失控破坏游戏规则。部分患儿会错误解读社交信号,表现出不合时宜的亲密或敌意,长期可能形成自卑或对抗心理。

家长应注意建立规律作息,采用可视化任务清单帮助孩子分解目标,避免过度批评其行为缺陷。保证每日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减少高糖饮食摄入。学校可配合使用行为矫正策略,如设置安静角、分段完成作业等。若症状持续影响生活和学习,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行为治疗或药物干预,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等,但须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