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了怎样才能判断是否好转

儿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手足口

手足口病好转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体温恢复正常、疱疹结痂消退、进食和精神状态改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多数患儿在7-10天内可自愈。

体温恢复正常是首要指标。手足口病初期通常伴有38-39度高热,若连续24小时体温稳定在37.3度以下,说明病毒活动减弱。疱疹变化是直观依据,口腔黏膜疱疹会从充血水肿逐渐变为灰白色溃疡,最后上皮修复;手足部皮疹会从红色斑丘疹发展为疱疹,继而干燥结痂,无新发皮疹出现表明病情控制。进食状态反映口腔病变程度,当患儿能正常饮水进食,拒绝流食现象消失,提示溃疡愈合。精神状态好转表现为哭闹减少、睡眠安稳、恢复玩耍兴趣,显示全身症状减轻。

少数情况下需警惕病情反复。若退热后再次出现高热,疱疹破溃处渗出脓液,出现肢体抖动、呼吸急促或嗜睡等表现,可能提示病毒性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此时原有症状好转不能作为痊愈标准,需立即就医复查血常规及心肌酶谱。免疫缺陷患儿或EV71型病毒感染时,病程可能延长至2周以上,好转判断应更谨慎。

手足口病恢复期需保持清淡饮食,选择温凉的粥类、果泥等软食,避免酸性食物刺激溃疡。衣物床单应每日消毒更换,疱疹结痂后仍具有传染性,须隔离至发病后2周。家长可记录每日症状变化,若符合主要好转标准且无新发症状,通常说明疾病进入恢复阶段。但病毒仍可能通过粪便排毒数周,恢复后仍需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消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