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恶心怎么回事

宝宝发烧恶心可能由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积食、中耳炎、脑膜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监测体温,观察伴随症状,必要时就医明确病因。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起胃肠黏膜炎症,导致发烧伴随恶心呕吐。常见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能伴有腹泻腹痛。家长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避免进食油腻食物,少量多次喂温水。
感冒病毒侵袭可能引发咽部刺激反应,出现发热伴恶心症状。可能伴有鼻塞咳嗽。家长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物理降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变化。
喂养不当导致食物积滞可能引起低热和恶心。常见于添加辅食初期,可能伴有腹胀嗳气。家长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消化,暂停添加新辅食。适当饮用山楂麦芽水帮助消食,必要时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婴儿健脾散、保和丸等中成药。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
耳部细菌感染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发恶心呕吐,同时伴有发热。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抓耳哭闹。家长需避免耳道进水,及时就医检查耳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治疗。睡眠时抬高头部减轻耳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伴喷射性呕吐。可能伴随精神萎靡或惊厥。家长发现颈强直、前囟膨隆等表现须立即急诊。需住院进行腰椎穿刺确诊,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甘露醇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家长应记录发热时间和体温变化,发热期间每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保持室内温度24-26摄氏度,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诱发呕吐。饮食选择米汤、面片汤等流质食物,暂停奶制品和水果。观察尿量防止脱水,若4-6小时无排尿需就医。未明确病因前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38.5摄氏度以下优先物理降温。出现嗜睡、抽搐、皮疹等严重症状时需紧急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