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患者如何注意饮食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肠炎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患者需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饮食。主要推荐米汤、稀粥、蒸蛋羹、软烂面条、苹果泥等低脂低纤维食物,同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消旋卡多曲颗粒、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1、米汤

米汤富含碳水化合物且不含膳食纤维,能快速补充能量而不增加胃肠负担。急性胃肠炎患者因呕吐腹泻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时,可将大米熬煮至糜烂后滤出米汤饮用。需注意温度控制在40℃左右,避免过烫刺激黏膜。若伴随胃酸过多症状,可适当增加熬煮时间使米汤更浓稠,有助于吸附胃酸

2、稀粥

白粥或小米粥经长时间炖煮后淀粉充分糊化,易于肠道吸收。建议选用精白米避免杂粮,煮至米粒完全开花状态。可添加少量食盐补充电解质,但禁止加入肉末、皮蛋等难消化食材。对于伴随低血糖症状者,可每隔2-3小时进食小半碗,维持基础能量供给。

3、蒸蛋羹

鸡蛋提供优质蛋白且质地柔软,采用隔水蒸制方式可避免油脂刺激。制作时按1:1.5比例加水搅匀,蒸10分钟至凝固状态。急性期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00克,避免蛋白质过量加重肠道负担。对鸡蛋过敏或出现血便症状者应禁用。

4、软烂面条

选择无添加的细挂面煮至筷子可轻易夹断的程度,汤底须撇除浮油。可搭配少量胡萝卜泥补充维生素,但禁止加入辣椒、醋等调味料。面条中的碱性物质能中和部分胃酸,适合胃痛明显的患者,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5、苹果泥

苹果蒸熟后捣成果泥,其含有的果胶能吸附肠道毒素并形成保护膜。选择成熟度高的红富士苹果,去皮蒸15分钟至软烂。每日食用量控制在200克以内,避免果糖摄入过多引发腹胀。伴有高钾血症的肾病患者应慎用。

二、药物

1、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能覆盖消化道黏膜,用于病毒性或细菌性胃肠炎引起的腹泻。该药物通过吸附病原体及其毒素发挥作用,服用时需与其它药物间隔2小时。可能出现轻度便秘的不良反应,症状缓解后应及时停药。

2、口服补液盐散

口服补液盐散可纠正急性胃肠炎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按说明书比例用温开水调配,少量多次饮用。对于频繁呕吐患者,可每5分钟喂服5-10毫升。心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量。

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重建肠道菌群平衡,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需用40℃以下温水送服,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服。部分患者初期可能出现排气增多现象,通常2-3天后自行缓解。

4、消旋卡多曲颗粒

消旋卡多曲颗粒通过抑制脑啡肽酶减少肠道分泌,用于顽固性水样便。该药物不能用于细菌性痢疾伴发热患者,疗程一般不超过7天。用药期间需监测尿量以防脱水。

5、铝碳酸镁咀嚼片

铝碳酸镁咀嚼片可缓解胃肠炎伴随的胃痛、反酸症状。咀嚼后少量温水送服,能快速中和胃酸并在溃疡面形成保护层。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血铝浓度升高,连续用药不宜超过2周。

急性胃肠炎恢复期应遵循渐进式饮食原则,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再恢复正常饮食。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稀释后的苹果汁。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至少2周,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注意观察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若出现持续发热、血便或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间保持餐具消毒,实行分餐制防止交叉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