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怎么引起的

呼吸内科编辑 医语暖心
0次浏览

关键词: #感冒 #性感 #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染。病毒性感冒可能与免疫力低下、季节变化、密切接触患者、环境通风不良、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

1、免疫力低下

长期熬夜、过度疲劳或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使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病毒更容易侵入人体。这类情况需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以及优质蛋白如鸡蛋。若持续乏力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

2、季节变化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时,冷空气刺激会抑制呼吸道纤毛运动,同时人群室内聚集增加病毒传播概率。建议随温度增减衣物,外出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出现畏寒症状时可饮用姜茶,但避免与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同服。

3、密切接触患者

与打喷嚏、咳嗽的感染者共处密闭空间,或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后揉眼鼻,均可能造成感染。在幼儿园、医院等场所需勤用肥皂洗手,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接触患者后出现症状可早期使用连花清瘟胶囊、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

4、环境通风不良

空气流通差的办公室、车厢等环境会使病毒悬浮颗粒浓度升高。每2小时应开窗通风15分钟,中央空调系统需定期清洗。已感染者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挡,避免病毒在密闭空间扩散。伴有胸闷时可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缓解气道炎症。

5、基础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气道屏障功能受损,更易继发病毒感染。这类人群需规范控制原发病,如哮喘患者需规律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出现持续高热时,应及时检测血糖并就医。

病毒性感冒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体温超过37.3℃时应卧床休息。若出现持续3天以上高热、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表现,提示可能进展为病毒性肺炎,须立即就诊呼吸内科或感染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