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关键词: #败血症

急性败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器官功能支持、原发感染灶处理等。急性败血症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并繁殖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需及时就医干预。

1、抗感染治疗

早期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是治疗关键,需覆盖可能的致病菌。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待血培养结果回报后调整为针对性用药。严重感染可联合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真菌感染需加用注射用伏立康唑。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7-14天,需根据临床反应调整。

2、液体复苏

6小时内完成初始液体复苏,首选晶体液如乳酸林格液或生理盐水。严重者需快速输注20-40ml/kg液体,目标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监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避免液体过负荷。必要时可输注人血白蛋白,合并贫血者需补充悬浮红细胞

3、血管活性药物

经充分液体复苏仍存在低血压时,需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灌注压。难治性休克可联用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改善心肌收缩力。用药期间需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逐步调整剂量至最小有效量。警惕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4、器官功能支持

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机械通气,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通气策略。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应激性溃疡预防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血糖控制目标为8-10mmol/L。

5、感染灶控制

明确感染来源后需彻底清除,如腹腔脓肿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坏死性筋膜炎需手术清创。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胆道梗阻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骨科内植物感染需取出假体并彻底清创。

急性败血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清洁。恢复期需循序渐进增加营养摄入,优先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蒸蛋等。每日监测体温、尿量等指标,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出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炎症指标,避免劳累和继发感染。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需立即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