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陪伴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栀子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症。栀子含有栀子苷、藏红花素等活性成分,其功效与作用主要有改善肝胆功能、抗炎镇痛、促进胆汁分泌、保护神经细胞、调节血脂代谢。

1、改善肝胆功能

栀子中的栀子苷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有辅助治疗作用。临床常与茵陈、大黄配伍使用,如茵栀黄口服液可用于湿热型黄疸。肝功能异常者服用栀子时需监测转氨酶变化。

2、抗炎镇痛

栀子提取物对多种致炎因子有抑制作用,能减轻肿胀和疼痛反应。藏红花素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效果,适用于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肿痛。外用时可将栀子粉与鸡蛋清调敷患处,但皮肤破损处禁用。

3、促进胆汁分泌

栀子能显著增加胆汁流量和胆汁酸排泄,对胆石症引起的胆汁淤积有缓解作用。其利胆机制与激活肝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有关,常与金钱草、鸡内金组成复方制剂,如胆宁片可用于胆道系统炎症。

4、保护神经细胞

栀子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动物实验显示其可通过血脑屏障,潜在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辅助治疗,但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5、调节血脂代谢

栀子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能抑制胆固醇合成关键酶,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脂血症患者可配合山楂、决明子等药材使用,如血脂康胶囊含有栀子提取物成分。

栀子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常规用量6-10克,超量服用可能引起腹泻。使用时应避免与阿托品等抗胆碱药同服,以免减弱药效。新鲜栀子捣碎外敷可治扭伤,但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禁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湿热体质者日常可用栀子3克配菊花代茶饮,连续饮用不超过7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