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定孩子发烧的原因

关键词: #发烧
关键词: #发烧
儿童发热可通过观察伴随症状、测量体温变化、结合病史排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定原因。发热通常由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炎症、环境因素、药物反应、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家长需记录儿童是否出现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呕吐等消化道表现。若伴随皮疹可能提示幼儿急疹或水痘,耳部疼痛需警惕中耳炎。观察症状出现顺序有助于鉴别诊断,如手足口病会先出现口腔疱疹后发热。
采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或耳温更为准确。持续高热超过3天可能提示流感或肺炎,间歇性低热可能为尿路感染。体温骤升伴随寒战常见于细菌感染,每日固定时段发热需考虑结核可能。家长需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曲线。
询问近期疫苗接种史、传染病接触史及旅行史。近期接种麻腮风疫苗可能出现低热反应,接触流感患者后发热需考虑病毒感染。有宠物接触史需注意弓形虫感染,疫区旅行后发热要排查疟疾等寄生虫病。
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升高伴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反映炎症水平,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鉴别严重细菌感染。尿常规检查可发现泌尿系统感染,粪便检测能诊断肠道病原体。
胸部X线能发现肺炎特征性改变,腹部超声可诊断阑尾炎或肠系膜淋巴结炎。头部CT适用于持续高热伴意识障碍患儿,心脏超声有助于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磁共振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家长发现儿童发热时,应保持环境通风并适当减少衣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注意补充水分,选择米汤、稀释果汁等易吸收液体。发热期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面条,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代谢负担。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系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