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如何预防

小儿感冒可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接种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方式预防。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感染。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降低室内病毒浓度。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空调环境,空调滤网需定期清洁。雾霾天气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但不宜完全替代自然通风。
教导儿童养成勤洗手习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20秒以上,尤其在进食前、如厕后。避免用手揉眼鼻,咳嗽时用肘部遮挡。家长需定期为幼儿修剪指甲,减少病菌藏匿。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适量饮用温水,避免生冷食物。婴幼儿坚持母乳喂养至6月龄以上,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计划免疫制剂。流感疫苗建议每年秋季接种,6月龄以上儿童均可接种。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等反应,家长需观察48小时。
感冒流行期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家庭成员患病时应分餐分寝,患儿餐具需煮沸消毒。托幼机构出现病例时,家长需及时了解园内防控措施。
日常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选择阳光充足时段进行散步、跳绳等温和运动。保证每日10-12小时睡眠,学龄前儿童建议安排午休。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骤冷骤热。若接触传染源后出现打喷嚏、流涕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但不可自行用药。集体生活环境中,家长应主动与教师沟通孩子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