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含一级致癌物,伤身体还致癌?折耳根还能吃吗?告诉答案

鱼腥草那股独特的“腥香”,爱它的人欲罢不能,恨它的人退避三舍。这种西南地区常见的野菜,最近却被贴上了“致癌”的标签,让不少吃货心里直打鼓。折耳根真的不能吃了吗?让我们拨开迷雾看真相。
一、鱼腥草致癌说法的来源
1、马兜铃酸风波
争议源于鱼腥草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这种物质与马兜铃酸结构相似。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实将马兜铃酸列为1类致癌物,但鱼腥草中的含量极低。
2、剂量决定毒性
实验数据显示,鱼腥草中马兜铃内酰胺含量仅为0.016g/kg,要达到致癌剂量,需要每天食用几十公斤鲜品,这显然不现实。
二、科学看待鱼腥草的安全性
1、传统食用历史
西南地区食用鱼腥草已有上千年历史,并未发现因此导致肾脏疾病高发的现象。2012年国家卫计委将其列入药食两用名单。
2、现代研究结论
多项毒理学实验表明,常规食用量的鱼腥草不会造成健康风险。其含有的挥发油成分反而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三、正确食用鱼腥草的3个建议
1、控制食用频率
每周食用2-3次较为适宜,每次不超过100克鲜品。凉拌时建议焯水处理,可减少部分挥发性成分。
2、特殊人群注意
肾功能不全者应慎食,婴幼儿及孕妇不建议大量食用。体质虚寒者最好搭配姜蒜等温性食材。
3、选择正规渠道
避免采摘不明来源的野生鱼腥草,购买时选择茎叶饱满、无腐烂变质的鲜品。
四、鱼腥草的营养价值不可忽视
1、天然抗生素
含有的癸酰乙醛成分,对流感杆菌、肺炎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2、增强免疫力
丰富的多糖类物质能促进白细胞增殖,提高机体防御能力。
3、膳食纤维宝库
每100克含膳食纤维2.2克,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环境。
那些关于鱼腥草致癌的说法,更多是脱离剂量的危言耸听。与其因噎废食,不如学会科学搭配、适量食用。毕竟在西南人的餐桌上,少了这抹独特的“山野气息”,该是多么遗憾的事情。记住,平衡膳食才是健康之本,任何食物过量都可能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