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和房颤的区别

早搏和房颤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心电图表现及临床危害程度。早搏多为单次异位起搏,房颤则是心房无规律颤动,后者对心功能影响更显著。
早搏通常由情绪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或心肌局部异常电活动引发,表现为心脏突然出现单次强力搏动或停顿感,多数为良性过程。心电图显示孤立性提前出现的P波或QRS波群,代偿间歇完全。患者可能仅感觉心悸而无其他不适,部分人可通过减少刺激性饮食、改善睡眠等方式缓解症状。若频繁发作需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
房颤源于心房内多发性折返激动,导致心房率高达350-600次/分且心室反应不规则。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心悸、运动耐量下降甚至晕厥,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脑卒中或心力衰竭。心电图特征为P波消失、RR间期绝对不等。治疗需根据CHA2DS2-VASc评分决定抗凝策略,常用利伐沙班片或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配合盐酸胺碘酮片进行节律控制。持续性房颤可能需导管消融手术干预。
日常需避免吸烟酗酒等诱发因素,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出现心悸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心血管专科可通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两类心律失常均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