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怎么回事

室性早搏可能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炎、药物副作用、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心跳停顿感等症状。可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心肌细胞电活动异常,诱发室性早搏。患者常伴有胸痛、活动后气促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冠脉造影或冠脉CT检查。治疗可选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供血,辅以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急性发作时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会改变心肌细胞膜电位,增加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常见于腹泻、利尿剂使用后,伴肌无力、心律失常。需静脉补充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日常需监测血钾维持在4.0mmol/L以上。
病毒感染后心肌损伤可导致室性早搏频发,多合并发热、乏力史。心肌酶谱显示肌钙蛋白升高,心脏磁共振可见水肿表现。急性期需静注维生素C注射液营养心肌,口服辅酶Q10胶囊。重症需使用注射用环磷酰胺抑制免疫反应。
茶碱缓释片、盐酸胺碘酮片等药物过量可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表现为用药后新发心悸,血药浓度检测可确诊。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输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控制早搏。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提高心肌自律性,引发功能性早搏。多见于焦虑症患者,伴随失眠、手抖等症状。可尝试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交感张力。
室性早搏患者需限制咖啡因摄入,每日饮用咖啡不超过200毫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建议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持续30-45分钟。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估病情变化。若出现晕厥或早搏次数超过总心搏数的10%,应及时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