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于治疗痢疾杆菌的抗菌药物有哪些

传染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痢疾 #药物

常用于治疗痢疾杆菌的抗菌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复方磺胺甲噁唑片、阿奇霉素分散片、头孢克肟颗粒等。痢疾杆菌感染可能引起发热、腹痛、脓血便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1、诺氟沙星胶囊

诺氟沙星胶囊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发挥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等。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2、盐酸环丙沙星片

盐酸环丙沙星片为广谱喹诺酮类药物,可干扰痢疾杆菌DNA复制,对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肠道致病菌效果显著。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旅行者腹泻等。18岁以下青少年及孕妇禁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阳光直射。

3、复方磺胺甲噁唑片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含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通过双重阻断细菌叶酸代谢抑制痢疾杆菌生长。对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等常见致痢菌株有效。可能出现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多饮水防止结晶尿。

4、阿奇霉素分散片

阿奇霉素分散片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治疗痢疾杆菌感染。适用于对β-内酰胺类过敏的患者,对儿童细菌性痢疾安全性较高。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5、头孢克肟颗粒

头孢克肟颗粒为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可破坏痢疾杆菌细胞壁合成。对产β-内酰胺酶的志贺菌仍保持活性,适合儿童及吞咽困难患者。可能出现腹泻、伪膜性肠炎等不良反应,与益生菌需间隔2小时服用。

细菌性痢疾患者需注意饮食卫生,发病期间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避免牛奶、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便后需用肥皂水洗手,餐具煮沸消毒。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所有抗菌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足疗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