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胃肠炎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发热乏力、脱水等。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胃肠炎早期常见胃部不适感,可能伴随反复干呕或呕吐胃内容物。病毒性胃肠炎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细菌性感染可能含有黄绿色胆汁。婴幼儿呕吐时家长需注意防止误吸,可暂禁食2-4小时后再尝试少量补液。
脐周或下腹部出现阵发性绞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腹泻每日可达10次以上,病毒性感染多为水样便,细菌性痢疾可见黏液脓血。严重腹泻可能导致肛周皮肤破损,婴幼儿需及时清洁并涂抹护臀霜。
炎症刺激会导致胃肠消化功能暂时性抑制,出现厌食拒食表现。儿童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哭闹拒奶,成人常伴饭后饱胀感。急性期可给予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避免强迫进食加重胃肠负担。
感染性胃肠炎可能出现38-39℃中低热,轮状病毒感染婴幼儿发热较明显。伴随全身肌肉酸痛、精神萎靡等中毒症状。体温超过38.5℃时可物理降温,持续高热需警惕严重电解质紊乱。
频繁呕吐腹泻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表现为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婴幼儿可能出现前囟凹陷、哭时无泪等表现。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胃肠炎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急诊科就诊。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