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怎么治疗

关键词: #呼吸
关键词: #呼吸
慢性呼吸衰竭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无创通气、有创机械通气、肺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慢性呼吸衰竭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神经肌肉疾病、胸廓畸形、严重肥胖等因素引起。
长期家庭氧疗是慢性呼吸衰竭的基础治疗手段,适用于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的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低流量氧气,每日吸氧时间需超过15小时。氧疗能纠正低氧血症,减轻肺动脉高压,延缓肺心病进展。使用制氧机时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氧浓度过高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可改善气道阻塞。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能控制气道炎症。祛痰药如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有助于稀释痰液。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用药期间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心悸、手抖等。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适用于中度二氧化碳潴留患者。通过面罩提供压力支持,减少呼吸肌做功,改善通气效率。夜间使用可缓解睡眠呼吸紊乱。治疗初期可能出现面罩不适、皮肤压伤等问题,需调整参数和佩戴方式。定期清洗管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对于严重呼吸性酸中毒或意识障碍患者,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通气策略,设置合适的呼气末正压。密切监测血气分析,逐步下调呼吸机参数。脱机前需进行自主呼吸试验,评估呼吸肌功能。长期机械通气可能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需加强气道管理。
包括呼吸肌训练、运动训练和营养支持。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可增强膈肌功能。步行、踏车等有氧运动需根据耐受程度循序渐进。营养不良患者需补充优质蛋白,维持理想体重。康复计划需个体化制定,坚持3个月以上可显著改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严格戒烟,避免接触粉尘和冷空气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40%-60%。每日进行呼吸操锻炼,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膈肌压迫。监测体重变化,出现下肢水肿或意识改变时及时就诊。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预防呼吸道感染。家属需学习急救技能,备好应急药品和氧气设备。